瑞典上海联谊会

五花八门的厨房小玩意

在厨房工具的探索上德国人似乎要创新到底,

往深里想其实是一种追求生活品质的表现,巨细靡遗,满满的生活情调。

前几年我在英国伦敦某个家具设计展中闲逛,在感慨皇家贵族的华美与简约现代风并存的家具设计之余,被一处喧嚷的人声吸引。顺声望过去,围绕成一圈的人群中心有一个人站在高处,正两手各举着五金工具一般的东西,手舞足蹈地介绍着,瞬间有种回到国内超市大卖场的感觉。凑近一看,才知是各种厨房小工具,这些工具精细复杂,明摆着就是设备精良完备的“实验室”,就等食材就位。

回想我们国内超市中的厨房用品促销,无论是炒锅还是蒸锅,宣传侧重点都是如何让蒸煮炒炸后的食物更香喷喷、更好吃,即便是刀具也是强调切割后的食材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料理中去。西方的厨房用具促销很容易发现多倾向于切割、分解食物,摆弄食物的造型,其目的是为了省时、省力。

德国素以工业设计闻名,外加德国人科学严谨的性格,德国的厨房神器更是逆天的节奏。常常看到他们厨房里占满整面墙、被隔成许多方正小格的大橱柜,每一格里整齐地码放着碗碟、玻璃杯、小器皿、各种瓶瓶罐罐等,心情就很好,绝对还是有强迫症或整理癖人的心头好。

磅秤、定时器、温度计、量杯、量勺、滴管等量器一应俱全,这确定不是在做化学实验?果、蔬、肉不同食材有不同的刀具来应对撕、拉、拔、削、剁等相应的动作,其中按照方、圆、条、扁、块、片、丝、角等不同的形状还有进一步细分的工具。这些厨房杂件包括:打蛋器、切蛋器、削皮器、磨研钵、捣蒜器、切丁机、开罐器、滤器、摇混器、比萨轮等等,还有针对马铃薯的捣烂器。我实在不明白用勺子就能解决的事还专门制造出一个器皿来的奥妙在哪里?……以上的还是基础的器具,在厨房工具的探索上德国人似乎要创新到底。老牌工业强国出身的人们对于机器的兴趣永远高涨,往深里想其实是一种追求生活品质的表现,巨细靡遗,满满的生活情调。

西方人五花八门的厨房神器与国人相对简单的厨具的差异,也反映出了中西方饮食观念与烹饪过程中的差异。健康饮食不是中国人唯一追求的标准,“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就包含了玩转食物的浓浓意味。营养很重要,食品艺术也很重要,因此中式料理体现在了操作手法的纷繁复杂,突出了个人的技术。西方人对健康饮食有着简单直接的理念,那就是通过食物来获取各种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因此现成的吐司、罐头或简单操作的蔬菜沙拉深受欢迎。

中式料理既然强调个人的掌控力,操作过程就比较随意一些,厨师可根据个人喜好、自己的判断选择食材的种类和调味品的量。西方人的“规则性”深入骨髓,故他们在烹饪时也恪守规范,因此操作顺序一定是不能颠倒的,食材、调味料的分量也都必须精确到克。如此以来,制造出那么多厨房神器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唯一一点我不能苟同的是省时、省力这件事,因为这些厨房神器用的时候是很爽,之后的清理工作才是巨大的工程。此时想想国人的厨房操作台,简单的一两把刀、一两个锅,想想就轻松。

来源:海岸生活杂志  作者:符舒耘